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央行重磅报告发布,信息量巨大!

时间:02-0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27

央行重磅报告发布,信息量巨大!

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2月8日晚间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(简称《报告》),对过去一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,分析了金融市场运行情况、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,并对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进行展望,阐述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。 展望2024年,《报告》表示,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升向好,投资继续加力,消费稳步改善,外贸韧性较强。当然,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。另外,预计物价总体呈温和回升态势。 未来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有几点:一是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,二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,三是把握好利率、汇率内外均衡,四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,五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 总结202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《报告》指出,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,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,统筹把握总量与结构、数量与价格、内部与外部均衡,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。《报告》总结了2023年国内货币政策的五个方面: 一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经济力度。全年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,中期借贷便利(MLF)超额续作2.5万亿元,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多次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,引导信贷总量适度、节奏平稳,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 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有效需求。两次下调政策利率,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等市场利率下行。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,稳定银行负债成本。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,引导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。 三是优化资金供给推动结构转型。出台金融支持民企的指导性文件,落实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;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2500亿元,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、碳减排支持工具,增加抵押补充贷款(PSL)额度5000亿元,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。 四是稳定汇率兼顾内外均衡。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,适时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、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,发挥外汇自律机制作用,强化预期引导,调节外汇市场供求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 五是处置重点领域风险保障金融稳定。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,稳妥处置重点区域和重点机构风险。有序推进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。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。 总体来看,《报告》称,2023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 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,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37.6万亿元,广义货币(M2)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.7%和9.5%;全年新增贷款22.7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万亿元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.5%和31.9%;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.6%,较上年末高1.6个百分点。 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75%,较上年同期低0.22个百分点,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;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97%,较上年同期低0.29个百分点,超过23万亿元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.73个百分点,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。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、预期收敛,保持基本稳定,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为7.0920,较本轮低点升值逾3%。 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升向好 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 展望2024年,《报告》称,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升向好。 一是投资继续加力。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结转使用,以及新增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(PSL)额度,将有效拉动防汛抗灾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、“平急两用”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投资,激发带动更多民间投资。 二是消费稳步改善。随着疫情影响消退,企业营收、居民收入逐步恢复,消费意愿持续回升。当前中国汽车、家电保有量巨大,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足;中国还有约3亿新市民,完善配套制度安排、优化消费金融服务也有助于拓展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的市场深度,加快培育新型消费。 三是外贸韧性较强。中美新一轮经贸对话启动,有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;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日益紧密,不断拓宽外贸发展空间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“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”,也将有力调动各方积极性。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。 《报告》称,从国际看,发达经济体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,但高利率的滞后影响还将持续显现。2024年还是全球选举大年,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增大。从国内看,经济大循环也存在堵点,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民间投资增速仍处低位,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较为突出;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位于收缩区间,社会预期依然偏弱。对此,既要正视困难,又要增强信心和底气,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,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,要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。 《报告》还预计,物价有望温和回升。2023年四季度以来,CPI同比持续在负值区间运行,除了受猪肉等食品价格高基数影响,耐用品和服务价格涨幅也偏弱,核心CPI同比由此前的0.8%降至0.6%。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平衡情况,目前物价水平较低背后反映的是经济有效需求不足、总供求恢复不同步。 未来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,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持续恢复,预计物价总体呈温和回升态势。PPI降幅预计也将持续收敛。中长期看,中国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,货币条件合理适度,居民预期稳定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 《报告》还提到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。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。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,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,引导信贷合理增长、均衡投放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加强政策协调配合,有效支持促消费、稳投资、扩内需,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。 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进一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,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,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。支持采取债务重组等方式盘活信贷存量,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。 坚持聚焦重点、合理适度、有进有退,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,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,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。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综合施策、稳定预期,防范汇率超调风险,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 具体来说,包括五个方面:一是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,二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,三是把握好利率、汇率内外均衡,四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,五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 编辑:乔伊 审核:陈墨点击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版权声明《中国基金报》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:于先生(电话:0755-82468670)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